容州府健康网是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,已入驻健康中国官方APP、侨乡容县APP,本站于2013年7月16日正式上线运行。如果需要请加微信ChinaTse。

国粹针灸:对付中风有一套!

针灸 何崇 评论

小编导读 针灸,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诚如针灸专家邱茂良所言:针乃仁术,扶贫济世,术捷且廉,宣传之万世而不朽!邱老舍其一生以事之,成为针界的一名巨子。很多人都知道针灸治疗中风有疗效,但如何针,却又是很多人所不明了的,今且看邱老如何针灸治中风!

小编导读
    针灸,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诚如针灸专家邱茂良所言:“针乃仁术,扶贫济世,术捷且廉,宣传之万世而不朽!”邱老舍其一生以事之,成为针界的一名巨子。很多人都知道针灸治疗中风有疗效,但如何针,却又是很多人所不明了的,今且看邱老如何针灸治中风!
    中风是中老年人较为高发的神经系统疾病。临床以突然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为特征,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。本病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,前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,后者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,临床上以脑血栓形成最为多见,脑出血次之。本病中医学称为“中风”,又称“卒中”。有关中风的记述,始见于《内经》,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谓:“仆击偏枯……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。”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曰:“阳气者,大怒则形气绝,而血菀于上,使人薄厥。”《素问·调经论》曰:“气之与血,并走于上,则为大厥。”《素问·风论》曰:“风之伤人也,或为偏枯”。至汉代张仲景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》中,则对本病的病因、症状、脉象、病位等作了介绍,为后世中风的分类提供了依据。 
    1.中风的病因病机
    关于中风的发病原因,历代医家有不同的见解。概言之,有“外风”和“内风”两种学说。唐宋以前多从外风立论,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说:“虚风之贼伤人也,其中人也深,不能自去。”“虚邪偏客于身半……发为偏枯。”《金匮要略》认为是“脉络空虚”,邪气乘虚入侵所致。隋·巢元方《诸病源候论·中风候》亦谓“凡偏枯者,由血气偏虚,则腠理开,受于风湿”而成。严用和《济生方·中风论治》说:“荣卫失和,腠理空疏,邪气乘虚而入。”总之,这一时期的医家都认为中风是外风。至金元时代,许多医家开始对此有不同的看法,如《河间六书》谓:“暴病暴死,火性疾速故也。”提出心火暴盛的观点。《东垣十书》谓:“中风者,非外来风邪,乃本气自病也。”《丹溪心法》称:“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。”并谓:“按《内经》以下,皆谓外中风邪,然地有南北之殊,不可一途而论……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,痰生热,热生风也。”《景岳全书》谓:“非风一证,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,此证多见卒倒,卒倒多由昏愦,本皆内伤积损而然,原非外感风寒所致。”上述各家,说理虽不尽相同,但主张中风属于内风的观点是一致的。
    目前对本病的病机认识,主要是总结前代各家,认为本病的发生可由精神因素,如忧思恼怒,饮食因素,如嗜酒与多食美肥,生活因素,如房劳不节、劳累太过等多种因素,以致阴亏于下,肝阳内盛,气血逆乱,挟痰挟火,上蒙清窍,横窜经络,故见猝然昏倒、肢体瘫痪等症。其病机可以概括为风、火、痰、瘀四者。具体来说,其一为肝风内动,迫血上涌,阻塞清空以致神志昏迷;其二因心火暴盛,心神昏冒,在卒中的急性期,火热之象最重;其三为痰浊内蒙,湿痰阻络。中风病好发于素体肥胖、多湿多痰之体,或酒食不节、多食肥腻、生热生痰、风阳上扰或心火暴盛之时,挟痰湿上蒙清窍,则神志昏蒙,阻于廉泉则舌喑不能言,窜入经络则肢体瘫痪;其四为血液瘀滞,阻于脉络。肝风内动、血菀于上,则使脑络血瘀,阻碍神明,瘀阻经络,则成半身不遂。若仅是肝风挟痰,横窜经络,影响经络的气血运行,其病位较浅者,称为中经络;如风阳痰火炽盛,风阳暴升,痰火相夹,气血逆乱,猝然昏倒,不省人事者,称为中脏腑闭证,如邪热壅盛,正不胜邪,导致阴竭阳亡,则称中脏腑的脱证。更有中风久延,耗伤气血,成为气血两虚之证。总之,中风急性期一般以标实为主,或本虚标实。久病或严重者,还可由实转虚,甚至变成脱证。
    2.中风的针灸治疗
    针灸治疗中风,早在《内经》中即有记载。《灵枢·热病》:“偏枯,身偏不用而痛,言不变,志不乱,病在分腠之间,宜温卧取汗,巨针取之,益其不足,损其有余,乃可复也。”又说:“痱之为病,身无痛者,四肢不收,智乱不甚,其言微知,可治;甚则不能言,不可治也。”指出瘫痪的治法及其预后。其后不少针灸专著均有针灸治疗中风的治法处方。如《针灸甲乙经·阳受病发风》中有“偏枯,四肢不用,善惊,大巨主之……两手挛不收伸及腋,偏枯不仁,手瘛偏小筋急,大陵主之”。唐代《千金方》遍集隋唐以前针灸治疗中风的有效处方,如《千金翼方·卷二十六·针灸上·诸风第七》就有风痱的灸法,卒中风口㖞、卒中风口噤不得开的灸法,偏风等针灸法,既有针方,又有灸方,更有针灸合用者,对具体针灸刺激方法,选穴先后,呼吸的配合等,均有详细介绍,对本病针灸过程中的忌口都有明确要求。宋代的《针灸资生经·中风不语、偏枯》记有:“中风失音,不能言语,缓纵不随,先灸天窗五十壮,息火,仍移灸百会五十壮,毕,还灸天窗五十壮……卒中风,口噤不开,灸机关二穴(颊车)、阳陵泉、环跳、曲池治偏风半身不遂。”《针灸大成·诸风门·治症总要》则说:“左瘫右痪,曲池、阳溪、合谷、中渚、三里、阳辅、昆仑;口噤不开,颊车、承浆、合谷;中风不语,手足瘫痪者,合谷、肩骨禺、手三里、百会、肩井、风市、环跳、足三里、委中、阳陵泉,先针无病手足,后针有病手足。阴症中风,半身不遂,拘急,手足拘挛,此是阴症,亦依治之,但先补后泻。中风不省人事,人中、中冲、合谷;口眼歪斜,中风,地仓、颊车、人中、合谷。”对中风的一些具体症状表现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治疗方法。
    本病急性期治疗,除脑出血、脑血栓重症昏迷期,应采用针灸与中西药物综合治疗抢救外,一般可单独用针灸治疗,收效良好,尤其是脑血栓患者,更为合适。对于重症昏迷患者的抢救,积极配合针刺亦可起到一定的作用。那种认为急性期禁忌针刺的说法,证之临床似不尽然。对于亡阴亡阳之脱证,针灸治疗似不可及,尤其是出现呼吸减弱或伴发有急性消化道出血的病例,更应密切注意。
    对于中风后遗症的瘫痪,毫针刺多用三个穴位处方:一是头面部穴位,如百会、本神、风池、地仓、巨骨、下关,甚至睛明。再者循经穴位,一般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,临床选用手足阳明经,主要有宣通气血、滋养筋骨,以促偏瘫恢复的意思。但也可见少阳经和太阳经部位的病变,临床应选取相应经脉穴位。第三是局部取穴,如某关节出现明显的僵直和拘挛,或某局部出现水肿或瘀血,躯干或肢体某部位出现剧烈疼痛等,均需用局部取穴的办法以缓解症状,当然,也可以取远道的特效穴。除用毫针刺法外,近几十年来出现的头针、耳针、水针、脑超声波、微波照射等疗法,均具有一定的作用,但尚难肯定某一种疗法具有特殊的疗效。若有多种疗法相互配合,交替使用,可以提高疗效。
    在穴位的选择方面,从实验中观察到,针刺风池、风府等穴对脑血流图、脑电图的改变较为明显,临床应用效果较好。对处于朦胧状态的患者,针刺人中穴,加强刺激,可迅速使其清醒,并可持续1~2小时;针刺舌下金津、玉液两穴,对上肢瘫痪久治不愈者,针后往往可立即举臂,但为时较短暂;针刺三阴交,对足下垂有较好的效果;三间穴透后溪,对手指不用者有一定的作用。
    关于针刺手法,本病急性期一般认为不能用强烈的针刺手法,并认为强刺激可能引起不良反应,值得注意。但我们对风阳上亢、心火暴盛的急性期患者,针刺太冲、涌泉、劳宫等穴,均行持续的紧提慢按手法,刺激较大,未见有不良反应。 
   中风恢复期的辨证治疗
    对中风卒中期的抢救及后遗症瘫痪的治疗,各地报道甚多,疗效可以肯定,而恢复期的治疗,注意较少。在恢复期,因机体气血阴阳的严重失调,除偏瘫外,常伴有一系列的全身症状,总之是正气虚弱,邪气留恋,必须及时治疗,加速后遗症的恢复。因此,积极地进行全身治疗,甚为重要,处理得当,全身状态好转,肢体瘫痪恢复亦快。根据大量病人的临床观察,一般可分为下列三种情况。
(1)肝肾阴虚,余邪未清:临床表现为神志时清时昧,面颧潮红,尤以午后为甚,虚烦不寐,心情不安,或躁动不静,夜难入睡,头痛耳鸣,口干不欲多饮,血压偏高,或心悸不安,舌红少苔或光剥无苔,脉细数等症。治当滋养肝肾,潜阳息风。取双侧神门、三阴交、太溪、复溜、太冲。
(2)脾胃虚弱,痰浊不化:临床表现为沉睡嗜卧,唤之能醒,倦怠懒言,痰多而黏,言语不清,语声重浊,饮食不多,大便易溏,肢体瘫痪、肢冷或偏瘫肢体紫暗,舌质胖,边有齿痕,舌苔浊腻,脉象缓滑等。治当调补脾胃,宣化痰浊。取双侧脾俞、胃俞、中脘、丰隆、合谷、太冲。
(3)心脾两虚,气血两亏:临床表现为面色少华或苍白,精神委顿,神志清楚,少气懒言,心慌易惊,夜寐欠宁,饮食减少,自汗出,血压偏低,肢体瘫痪,舌质淡,苔薄,脉细弱或迟缓无力等。治当调补气血。取气海、关元、足三里(双)、三阴交(双)。
   在以上辨证处方的基础上,可酌情予以对症加减,每日针灸1次,治疗5天停1天,1个月为1个疗程。
   在恢复期,不少针灸医生较为重视对偏瘫的治疗,对兼症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加以兼顾,更有不少医生认为偏瘫康复的决定因素在于急性期的急救。这些都有一定的临床依据,确有其道理。但后者非针灸医生所能控制,前者又非可“毕功于一役”,故切实地抓好恢复期的治疗,在针灸医生就显得十分重要。而且,在恢复期,患者症状繁多,从辨证的角度去认识并加以治疗,既抓疾病的证候特点,又可提纲挈领,治病求本。综览中风恢复期的临床表现,结合此期的主要病理演变特点,我们总结出三个基本证候类型,当然,可能挂一漏万,但具有较明显的普遍性。
     本组选用穴位基本是根据病例的证候性质,选用相应的穴位。其中,肝肾阴虚、风阳未靖的证候,多属上实下虚证,故肝肾两俞当用补法,行间一穴当泻,以息未靖之阳。神门宁神定志,既改善症状,而且通过宁神有助于阴气的来复。对于脾胃虚弱、痰浊不化的证候,脾胃既虚,痰浊一般难以骤化,故采用健脾胃以化痰的方法,用脾胃二俞,必要时用足三里,均宜用补法,对中脘则可结合病人的体质,采用泻法或较强的刺激。对于这类病证,应用浅刺久留的方法,不可企求速效。对于气血两亏证,常见的为心脾两虚之象,除以上的穴位,还可考虑以各种方法调补气血,以资气血的来复,当然,其手法当以补法为主。
    此外,我们强调恢复期的辨证治疗并不是单纯分型治疗。恢复期在清理余邪、调补正气的同时,必须兼治肢体瘫痪,这样才能获得效为满意的疗效。
>>>>

新媒体编辑:王丹

版权声明

本文选自《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(第2版)•针推专家卷:邱茂良》(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,何崇编著,邱茂良审定),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。由悦读中医(微信号ydzhongyi)推荐发表,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。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,如有内容合作,请后台留言。(欢迎原创投稿!)
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
表情

您的回复是我们的动力!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

网友最新评论

粤ICP备20002509号-2